春龙节:祭社迎龙的节日

2010-11-23


春龙节在农历二月初二(今年为公历3月11日),这是祭社迎龙,祈求风调雨顺、农业丰收的节日。 △祭社古俗△ 社即土地。民间认为,土地孕育万物,生长五谷,养活众生,由此产生了土地崇拜和社神,并有了祭社神(即土地神)的社日节。 祭社神先得设坛立庙。君王立的称“王社”,百姓立的叫“大社”。社坛还得有社主——社神。最早的社主是树木,如夏代在坛上种松树,商代种柏树,周代种栗树。后来,社主改为石头、木牌和堆土。如北京中山公园的社稷坛便以五色土为社主,并以东方青土、西方白土、南方红土、北方黑土、中央黄土,既代表天下土地,又蕴含了阴阳五行。只是为了祈求农业丰稔,增加了主宰五谷的稷神,故称社稷坛。这就是明清皇帝祭社的“王社”。 百姓立的社,如今多称土地庙。遍布各地城乡的土地庙有大有小:城镇多由居民捐钱建造庙宇;乡间则在村外头大树下,砌个一二米见方的小庙,或用四块石片,三块作墙,一块盖顶,还有捡块破缸片作盖的。如此“委屈”主宰土地、年成和人丁兴旺的尊神,却未闻土地神抱怨和报复的。 于是,民间塑造的土地神像,多是留着长胡子的慈祥老者。后来有人觉得让他孤身独守小庙未免太寂寞,便按人间社会给添了俗称土地婆的夫人。不过,在福建、广东及西南地区,人们在土地庙里立一二块石头,上盖红布,便是土地神——这是以石头作为社主的古代遗风?农家还在厅堂正墙供奉了“天地君亲师神位”的墙根下,贴一张写有土地神位的红纸,摆个香炉,便请来了护家的土地神。 祭社是古代全民的盛大节日。帝王亲赴“王社”祭祀祈丰后,还要欢宴群臣。百姓则集体祭祀本村的社神。我们从古代诗文中可了解那时的社日情景:村民凑钱买来猪、羊,然后敲锣打鼓,抬着猪羊,提着酒壶和各种供品,聚集社神庙前,焚香祭拜,祈求五谷丰登,人丁兴旺,村寨安宁。祭毕,按户分肉,并在庙前野炊,聚餐欢饮,还有擂鼓、对歌、斗草等娱乐,日暮方归。宋代诗人张演在《社日》诗中写道:“桑柘影斜春社散,家家扶得醉人归。” △保留社节风俗的民族△ 如今,北方汉族民间已不过社日节了。究其原因,主要是元朝(公元1271——1368)时期,元蒙贵族为巩固其统治地位,生怕汉族聚众反抗,颁令禁止“集众祠祷”,“赛神赛社”,便禁止了社日节。此外,当时宗教观念和宗祠祭祀盛行,便由宗族取代了村社的农耕互助和村社的集体祭社活动。 不过,福建、广东和西南地区,尚有社日祭土地神的习俗,并延续着昔日祈丰、求嗣、娱乐乃至仲裁、教化的功能。 广东民间称社神为“伯公”。惠州近代的社日“伯公会”,甚为隆重。这天,由会头收集村民的会款 ,买回纸宝、蜡烛、鲜鱼、猪肉、鸡、酒等祭品,并带领村民一同叩拜“伯公”,祷祝好运。祭毕,大伙便在“伯公庙”前聚餐,大醉方归。俗信认为,只有祭过“伯公”,他才“有求必应”,村民方可耕种。 在广东雷州半岛,民间不但在建房、挖井、修路、筑堤之前要“祀土”,就连不育者求嗣,也得拜土地神。当生了男孩后,则应在社日节往土地庙挂上小红灯笼或燃放烟花,以酬谢助育之恩。 世居广西、贵州、湖南等地的壮、布依、苗、侗、土家、瑶、仫佬、毛南等民族村寨,现仍保留着一年过两个社节,即春祈(二月)、秋报(八月)的传统。 各地壮乡大都建造一溜三间的社王庙,正中立一长条石为社王,前面设置一张石板祭台。社节前几天,家家忙于杀鸡宰鸭,包粽子,打糍粑,买香烛纸钱。二月初二近午,家家带着一张小桌和各种供品,到庙前摆案设供,祭祀社王。当大人们在香烟缭绕中祈祷时,孩子们在嬉戏玩耍,姑娘、小伙则相约对歌,谈情说爱去了。祭毕,家家挑着供品回家,与来访亲友欢聚,祝福春雷鸣动,风调雨顺,五谷丰登。 仫佬族村寨还保留着社节分胙肉的习惯。当年轮值主持社节的村民,负责购买一应祭品,并率领全村男女老幼去社王庙前,摆上煮熟的猪头、猪尾、猪脚,以象征用全猪享祀社王。祭毕,便由他将猪肉分给各户,再各自回家食用。 广西瑶族村村都建社王庙,并有一位负责主持祭祀和农事生产的社老。每年社日,村民宰杀由社户轮流喂养的社猪,一部分均分给各户,另一部分祭祀社王后,参加祭祀者(每户一名成年男子)便在庙前聚餐。大伙一边喝酒吃肉,一边听社老宣布防火事项、禁止嫖娼、防范偷盗以及春耕生产规定等村规民约。这是古代社节宣政教化的遗风。 △迎龙祈雨的节日△ “二月二,龙抬头”。二月二,在农历二十四节气“惊蛰”前后。这时天气转暖,严冬蛰伏的虫蛇苏醒了。民间认为龙也在这一天抬头升天。于是,这天清晨,农家要用草木灰或谷糠,在地上撒一条白线,从河边或井沿一直撒到屋内水缸边,有的还要围绕水缸一圈。此俗名叫“引龙回”,意为把兴云布雨的龙迎回来,今年将雨水充沛,五谷丰登。 既然是迎龙的节日,民间便把这天的食物,皆冠龙名:这天的面条叫“龙须面”;这天捏的弯月状饺子称“龙牙”;烙饼、煎饼则谓“龙鳞饼”……台湾有些地方这天依俗要摊煎饼,再卷上炒熟的豆芽、笋丝、胡萝卜、肉丝等,做成长长的春饼,宛似龙形。与此同时,“望子成龙”家长还要带孩子去理发,说是能像龙抬头那样,跃登龙门。此外,这天还不让妇女做针线活,以免刺伤龙的眼睛…… 其实,世上并没有龙。作为华夏氏族的图腾,龙原是人首蛇身像。华夏初祖伏羲、女娲,人文之祖黄帝,治水英雄夏禹的父亲鲧,传说都是人面蛇身,或死后化龙升天。后来,华夏氏族兼并、融合了别的氏族,吸收其他氏族图腾的特征,渐渐形成了角似鹿、头似驼、眼似虾、耳似牛、颈似蛇、腹似蜃、鳞似鲤、掌似虎、爪似鹰的龙的形象,并赋予龙种种神奇色彩:可大可小,上可升天,下能潜海,还会兴云播雨。于是,作为农业古国,当着春耕播种时节,特别是经常干旱的北方地区,人人都盼望借助“引龙回”的民俗节日活动,迎来春龙,及时兴云布雨,以便播下希望和丰收。 “二月二,龙抬头,大仓满,小仓流。”这一广泛流传的民谣,是对春龙节最好的诠释。 中国的春天,除了春龙节,还有祭祀女娲(她是传说中在天体穿漏,洪水泛滥时,炼石补天的女神)的“天穿节”,敬祀太阳神的中和节,膜拜花神的花朝节等等。这些都是人们期盼风调雨顺,万物欣荣,农业丰收和幸福安宁的节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