地藏王

2010-11-23


  根据《地藏十轮经》讲,由于此菩萨「安忍不动犹如大地,静虑深密犹如秘藏」,是说他如同大地一样含藏着无数善根种子,所以称为地藏。中国安徽九华山是中国四大佛山之一,是地藏王菩萨的道场。地藏王是最后加入四大菩萨的行列的,与观音菩萨任务不同。地藏王菩萨要救度的是地狱中所有的「罪鬼」 。   传说中的道教地狱,是在中国四川省酆都县的巨岩下,由地府阴间的主神酆都大帝所统辖,而佛教称他为幽冥教主,是统治着十殿阎王的总审判官,人死后先要到他面前受审,依据每个人生前的作为,善者引渡西方,恶者堕落地狱。此外,他也是亡魂的超渡者,所以又 称为幽冥教主,或地藏王。他虽然与阎罗王、死人和地狱有关,然而他发誓要救助陷于地狱中的众生。   还有一种说法,与民间「目莲救母」的故事相呼应。相传在中国郫县,有一个乐善好施的傅员外,从前因剥削别人发了财,并且生了二个孩子,但大的儿子是来收债败家的。后来,傅员外有心改过,吃斋念佛,跨鹤升天,大儿子也死了。小儿子则是学佛后出生的,后来就出家了。员外的妻子刘氏,觉得行善反而境遇不如从前好,丈夫和大儿子都死了,小儿子又出家了,留她一人空守寡,一气之下大开杀戒,死后因此堕落于地狱,经历许多苦难。小儿子修成,法号目连(目莲),也就是地藏王,手拿禅杖,打破地狱救出母亲出来。他并且说,地狱一天不净空,他就一天不成佛。所以到现在他都还不能算是佛,而这也是所谓的「目莲救母」的民间故事。   民间宗教的「阴界信仰」,深受道教的影响,民间相信,人死后都要接受审判。一般的程序是,先由阴官城隍爷审理,审理终结之后,转交速报司呈酆都大帝管辖的十殿阎王,阎王就依此报告,命令七爷、八爷、牛爷、以及马爷等逮捕、审理,依个人生前善恶业果裁诀,善有善报,恶有恶报。有善行的亡魂,立刻上西天,进入极乐世界,转世为佛,或转世为人,有罪的,接受轻重不同的处罚,最后决定亡魂转生为禽兽,或其它生物,至于杀人者,不得转世。走完了十殿阎王,也决定了一生的判决和刑罚。酆都大帝所统辖的幽界、就是地府阴间,是鬼灵亡魂憩息和活动的场所,同时也就是地府众师赏罚亡魂的地方,民间所谓的十殿阎王和十八层地狱就是幽冥界。   在民间信仰中,地藏王菩萨,又称酆都大帝,或称为幽冥教主,是地府中的菩萨,并且统帅所有的阴府阎王爷。根据《地藏菩萨本愿经》中说法,地藏王因受释迦佛的嘱匙,在释迦寂灭而未来佛弥勒还未来世之前,在这段「无佛的世界」中,地藏王要担当起教化天下的责任,这包括了天道、人道、阿修罗道、畜生道、饿鬼道与地狱道,等六道众生的重任,而释迦牟尼又任命其为幽冥教主,管理阴间,地藏王受此重任,便在佛的面前,许下「地狱未空、誓不成佛」。自发誓必尽度六道众生,才愿成佛,现身于人天地狱之中以救苦难。由于他曾发誓,要救助所有在地府中的死人和鬼,直到地府中都没有「罪鬼」时,才愿成佛。但由于这六道轮回,永无休止,地狱也永不会彻空,因此地藏王也就永远成不了佛,而中国的佛教界,则把他视为是四大菩萨之一。   相传在中国唐太宗贞观四年( 630年),有一位新罗国(韩国)的太子,他是地藏王的投胎转世,名叫金乔觉,因看破世间的一切,毅然发愿出家向佛,法号「地藏比丘」。他为了追求真理,不畏跋涉之苦,身披袈裟,手执锡杖,伴着一向形影不离的白犬,名为善听,特地航海到中国来参学佛法,来到中国时,已经二十四岁了。他一到中国,便到各处去参访,当他云游到安徽,池州青阳县境内的九华山时,发现这儿群峰环抱,仿佛是宇宙间一朵天然的莲花。他非常欣赏那幽静的环境,风景如画,深深觉得这正是一个理想的修道环境。于是,他便在山崖间结庐苦修,过着淡泊的农禅生活,直到九十九岁在修行的山洞中圆寂。   根据民间的说法,之所以会有地藏王的肉身塔,其实也是因缘巧合。有一天,九华山当地颇负盛名的绅士,名为诸葛节的长者,与村民结伴游山,当他们畅游了好一阵,正想找个地方休息时,忽然发现了一个山洞中,有一位出家人正在那儿静静地参禅,再巡视他生活的环境,和那茅蓬内破锅的残粒中,竟渗了一些白土,看来他的生活非常清苦。经过一番诚恳的探询,才知道他是远道而来的新罗王子,出家特地来到中国求法,现正隐居在此苦修,诸葛长者被他精进苦修的热忱所感动,自愧未能尽到地主之谊,于是,随即发心,为地藏比丘修建一座道场,好让他安心办道,广度众生。   当时九华山的山主,是一位乐善好施的闵公,他是当地的大富翁,刚好也是诸葛节的老朋友,如今既由老友出面介绍,关于捐地建寺,当然是不成问题的了。闵公对地藏比丘一见如故,就开门见山的问道:「请问师父,您需要多少地?」地藏比丘轻松地答道:「只要一领袈裟所盖覆的地就够了。」闵公不禁哈哈大笑道:「这周围百里,都是我所有的,何在乎一袭袈裟之地!师父!您看那座山峰好,就在那里建寺好了。」这位地藏比丘,端是神通广大,口中连称「善哉!善哉!」随即将袈裟向空中一展,竟盖覆了九华山所有的山峰。那奇妙的袈裟,并辐射出万丈金色的光芒。闵公一见,不禁看得呆住了!他直觉到,眼前的地藏比丘,真正是活菩萨示现,随即五体投地,虔诚地说道:「菩萨慈悲,弟子愿将整座九华山完全奉献,作为建筑十方道场的圣地。」从此,闵公也成为地藏比丘最得力的护法,而他有个独生子,也受其感化而发愿出家,法号道明,也成为地藏忠实的侍者。现在人们有时所看到的地藏菩萨圣像,两旁侍立着一老一少,就是当年的闵公父子。又有一说,老者为土地公,年轻者是目连尊者。   地藏比丘当时在各方热心的护持之下,理想中的道场,终于建筑完成,因为地藏精勤苦修,道风远播,仰慕而来参学者络绎不绝,连新罗国也有不少人赶来参拜。不过,只因山高路远,经济缺乏,而寺庙中的人却日渐增多,生活难免会发生问题,所以在有限的食粮中,煮饭时总要渗些细腻的白土(俗称观音土),才能勉强维持大众的生活。因此,所有住众的营养当然很差,当时被称为「枯槁众」。但是,同修的大众,并不因艰苦的生活而退失道心,反而更加淬砺奋发,精进修持,后来,新罗国王知道了九华山刻苦修持的道风,也深受感动,曾派人送了大批的粮食来供养。   传说地藏王在此一住,就是七十五年,直到唐开元二十六年的七月三十日,才安详涅盘,世寿九十九岁,民间以这一天为地藏王的例祭日。当地藏王圆寂后,曾跏跌于缸中,经过了三年才开缸,但其面貌如生,而且肉身不坏,抬动时骨节俱动,像摇动金锁的声音,传说这就是菩萨应世。于是就以全身入塔,这就成为着明的地藏王菩萨肉身塔,千余年来,香火鼎盛,也就成为中国四大名山的道场之一了。因此,九华山也被认为是地藏菩萨的道场,成为与普陀、五台、峨嵋齐名的佛教四大名山之一。每年农历七月三十日,是地藏菩萨的诞辰之日,各地前来朝拜的佛教徒络驿不绝。地藏菩萨神像坐在灵兽地獍上面,据说这灵兽的耳朵非常灵聪或名“谛听”。   地藏王菩萨,统帅十殿阎王,专司人间善恶,善者则引渡西天,恶者则使之墬落地狱,横死者则超生之。   按照佛教的说法,地藏王菩萨是受释迦牟尼佛的嘱咐,在佛陀涅盘后,未来佛弥勒降世前的这段「无佛时代」,在五浊(见浊、劫浊、烦恼浊、众生浊、命浊)的世上,教化在地狱、饿鬼、畜生、修罗、人间、天上的六道众生。众生只要念地藏王菩萨之名,并礼拜供奉,就可以接受其无量功德的救济。生前罪业深重的人,当接受冥府(地狱)阎王的裁判时,就可以得到他的救渡,所以民间非常信仰地藏王菩萨。   地藏王曾发下宏愿说:「我自今日起,要尽我未来的时日,来经历不可计算的劫数,为受苦的六道众生,广设方便之计策,使众生全部都能脱解罪恶,不再受各种地狱之苦后,我自己才要成佛上天」。民间流传着一句悲天悯人的话「我不入地狱,谁入地狱」,正是地藏王菩萨的写照。   地藏王是最后加入四菩萨(观世音、普贤、文殊与地藏王)行列的,与观世音不同的是,地藏王是救度地狱中所有的「罪鬼」,而观世音菩萨则以救度世间众生为主,两位各有分工。   民间俗信,地藏王菩萨是阎罗王的化身,属通俗佛教的信仰,但已和道教融合。地藏王的「地」指大地,「藏」指含藏。是说他心如大地,含藏无数善根种子。佛家经典的地藏,除地藏王外,尚有檀陀、宝珠、宝印、持地、除盖障、日光等地藏,称六地藏。 十殿阎罗王:   此十王各有不同的职司,分别审判亡者生前所犯的罪业,并施以刑罚。   一殿秦广王,   二殿楚江王,   三殿宋帝王,   四殿五官王,   五殿阎罗王,   六殿下城王,   七殿泰山王,   八殿都市王,   九殿平等王,   十殿阎罗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