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殊菩萨

2010-11-23


  文殊菩萨是佛教四大菩萨之一,为释迦佛的左侍者。   在佛教中,普贤菩萨与文殊菩萨分别代表智与理。普贤菩萨是理之极者,而文殊菩萨则是智能之极者。   文殊、普贤、观音,是佛教中「三大菩萨」,或称「三大士」。   后来再加入地藏王,成为佛教中著名的「四大菩萨」——文殊的「大智」,普贤的「大行」,观音的「大悲」和地藏的「大显」。   大智文殊的道场在中国山西五台山。塑像手执金剑,坐在狮子之上,象征文殊菩萨的威严,是智能最高至极者,无坚不摧,无魔不降,这也是文殊菩萨法相的意思。   佛祖减度以后,在南赡部洲大震那国有座五顶山,文殊游行到此,就住在这里为众生说法。   《法岩经》记载:东方有座清凉山(指五台山),文殊菩萨住在这里,常给一万弟子演说佛法。五台山被当作文殊圣地是从唐代开始的。唐王李渊起兵太原而得天下,建立唐王朝后,李渊把太原府境内的五台山看成「龙兴之地」,大建修葺五台寺庙,唐代五台山最兴盛时,有佛寺三百六十座,僧尼逾万人。   文殊菩萨的塑像大多非男非女较似女性。唐朝以前的不少文殊菩萨与普贤一样,唇上常画有蝌蚪形的小胡子,颇似美丈夫。宋代以后小胡子消失,面容更加秀丽、腰肢窈窕,又趋于中国美妇人模样。头上有髻,每一髻俱作童子状,有一髻文殊、五髻文殊、八髻文殊等。文殊的坐骑是头青狮,表示智能威猛手持宝剑表示智能锐利。   文殊是外来语,全称文殊师利,是梵文的译音,意思是「妙德」、「妙吉祥」。文殊在一般寺庙里通常作为佛祖的左侍者,专管智能,表「大智」与管理德、表「人行」的右侍普贤,并立在佛的两旁,为佛祖宣扬教化。   《文殊师利净律经》所载:「佛言,东方此去万佛国王世界,名宝氏,佛说宝英如来无所着等正觉,今现在演说道教,文殊在彼,闻诸菩萨大士而论。」   有说他本是佛,因帮助释迦牟尼教化众生暂时显化菩萨身,当了佛祖的护法﹔   也有说他是众神的父母;   还有的说他是释迦的祖师﹔   《文殊师利涅盘经》则说他是释迦的大弟子,本是舍卫国一个婆罗门贵族家中的公子哥,离家投奔释迦牟尼学道,功德圆满修成菩萨身,并尊为众菩萨之首。最后种说法最为流行。   但其「菩萨之首」的崇高地位,实际上被后来的观世音取代,在世俗中的影响也远不如大慈大悲的观世音。   修练密宗者不少以文殊菩萨为本尊。   供奉文殊菩萨,宜只用鲜花水果或珍珠宝石,可增智能开悟。若兼修文殊菩萨咒语,可增福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