普贤菩萨

2010-11-23


  普贤是佛教四大菩萨之一,为释迦佛的右侍奉。   在佛教中,普贤菩萨与文殊菩萨分别代表智与理。文殊菩萨是智能之极者,而普贤菩萨则是理之极者,理即情理。对普贤菩萨而言,情理之极是愿众生俱可脱离六道轮回,而往生西方极乐世界。   普贤菩萨曾发大愿为:「愿我临命终时,尽除一切诸障碍,面见彼佛阿弥陀,即得往生安乐剎。我既往生彼国已,现前成就此大愿,一切圆满尽无余,利乐一切众生界。彼佛众成生清净,我时于胜莲华生,亲睹如来无量光,现前授我菩提记,蒙彼如来授记已,化身无数百俱胝,智力广大偏十方,普利一切众生界,乃至虚空界尽,众生及业烦恼尽,如是一切无尽时,我愿究竟恒无尽。」   《华严经》记序普贤菩萨行十大愿: 一者礼敬诸佛 ; 二者称赞如来; 三者广修供养; 四者忏悔业障; 五者随喜功德; 六者请转法轮; 七者请佛住世; 八者常随佛学; 九者恒顺众生; 十者普皆回向。   佛教说他专管「理德」,表「大行」。普贤又译成「遍吉」,他的职责是把佛门推崇的「善」,普及到一切地方,可谓功德无量。而普贤菩萨在佛教中是有崇高的地位。   普贤的来历,也有一些不同的说法:   《华严经》说他是诸佛之子。   《悲华经》说他是西方极乐世界教主阿弥陀佛的第八子,与观音、大势至、文殊是亲兄弟。   《小乘经》则把普贤说成是女性定妙庄王的二女儿, 即观世音的二姐。这是中国人的说法。   依昭佛教说法,菩萨是没有什幺性别之分的。唐朝以前的普贤像多是男身女相,宋代以后是女身女相。   普贤的坐骑很特殊,是一头大牙大白象。这种大自然并不存在的动物,其实也是种象征。佛教称大牙人白象是菩萨所化,以表威灵象征「显行广大功德圆满」 。   与观音、文殊、地藏一样,中国佛教徒为普贤,这位大菩萨也在中国选择了说法道场──四川峨眉山。峨眉山峰峦叠嶂,气势磅礡,雄秀幽奇,素有「峨眉天下秀」之誉。本为道教胜地是道教二十六洞天的第七洞天,不久为和尚们看中,后来居上,并逐步发展为普贤道场,成为四大佛教名山之一。   《华严经》说有座光明山,普贤住在这里常常给:千弟子之说法。中国佛教理家便把「光明山」指为峨眉山,因此山画有佛光,夜有「圣灯」,一片「光明」。《杂花经》更明确宣称普贤曾显像于峨眉山中,化度众生,「密引世入」 。   峨眉山至今尚存庙有七、八十座,峨眉山最早的寺庙是普贤寺,供奉的第一尊菩萨就是普贤。山中各大寺庙都有普贤殿,因普贤是释迦牟尼佛的随侍菩萨,故普贤殿大多是寺庙的最后一殿。   峨眉山的顶峰,即著名的「金顶」,这里是观日出、云海和「佛光」的宝地。由于阳光照在云雾表面产生的衍射现象,云层上有时会出现绚丽多彩的光环,光环中心出现的人影,是人在阳光下的投影,每人眼中见到的光环,只能映出自己的身影,互不干扰,这就是所谓奇的「佛光」 。这种难得的自然景观,自古以来不知陶醉了多少人。   供奉普贤菩萨,宜只用鲜花水果或珍珠宝石。若同时诵读「普贤菩萨行愿品」,则功德无量,可能对家有不如意事,久疾不愈者,有令人意想不到的福报。 十方所有无边剎,庄严众生供如来, 最胜安乐于天人,经一切剎微尘劫, 着人于此胜愿王,一经于耳能生信, 求胜菩提心渴仰,获胜功德过于彼。 即常远离恶知识,永离一切诸恶道, 速见如来无量光,具此普贤最胜愿。 此人喜得胜寿命,此人喜来人中生, 此人不久当成就,如彼普贤菩萨行。 往昔由无智能力,所造极恶五无间, 诸此普贤大愿王,一念速疾皆消灭。 族性种类及容色,相好智能咸圆满, 诸应外道不能摧,堪为三界所应供。 着人于此普贤愿,读诵受持及宣说, 果报惟佛能证知,决定获胜菩提道。